今日interview 狂卑人插!!!!!
都係吾好抱甘大期望!!!!!
forget it, let it be!!!!!!
希望我的fd身子快D好返!!!!
幫拒禱告!!!!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妳們了. 人生滋味---我的青春,和災難相伴. 我的搏鬥, 堪稱英勇, 並把搏鬥的腳印留在那塊土地. 這是我驕傲的履歷. ---余秋雨
Tuesday, April 29, 2008
Sunday, April 27, 2008
參考大師之言,修訂投資策略!
很好投資的blog, 我得閑就會看看!!!!希望大家有所得著!!!!
Source: 「紅猴股評」(www.redmonkey.hk)
TVB「財經透視」「中資高峰會」(2008年4月13日至5月8日)--
http://news.tvb.com/financemag/promo/2008/series/
陸東:「Accumulator的upside有限、downside無限」
先來點花絮!據報載,話說有瑞銀私人銀行部的同事問陸東有冇興趣買Accumulator,他一睇Accumulator的upside有限、downside無限,便說怎樣都不會沾手!
筆者於4月6日的股評(按此)曾提及類似觀點,而此論調絕非筆者想出來,亦只是前人智慧!道理簡單易明,為什麼這麼多人中招?道理更簡單,和是次高位回落輸錢或滿手蟹貨的投資者一樣,「貪」得沒有節制,「明知」但「故犯」罷!
所以投資的心態比分析技巧更為重要,但很多人不斷強化後者,卻忽略前者!
陸東:美元下半年轉強
陸東看美元下半年轉強,理由是美國政府一定會推出措施,吸引資金重流美國。他還透露,最近已將手上的歐元、日圓等換馬至美元。
瑞銀港股研究部主管陸東上周將恒指目標由28500點調低至26800點,但強調並非看淡港股,「港股現在並非熊市,而是牛市深度調整。」他解釋,熊市並非單指股價下跌,還包括企業盈利倒退。
陸東表示,目前對恒指的合理值預測,是以保守的盈利預測和比之前更保守(正常化)的風險溢價假設。「本港企業盈利今年仍有增長,只是增幅放緩,未有如預期般高。其實市場的預測亦由早前極度樂觀,漸趨於貼近現實。」
他又預期,恒指今年走勢將是「低高低」,大市或下試較首季低位更低的水平,但相信在20000點有強力支持,相當於13倍市盈率,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不過,恒指今年難望升越去年底收報的約27800點水平。
市場都在憧憬美國次按餘波快到尾聲,但陸東不認同此說。「美國最差還未過,有排捱,次按問題尚未見到曙光。」然而,他說美國經濟對港股的影響,程度已有別以往,故相信港股在企業盈利的支持下,不會大幅逆轉。不過,他認為本港無可避免要面對高通脹,但同時經濟放緩的stagflation(滯脹)壓力。
另外,陸東認為,中資股早前大幅下跌,現價已反映首季業績欠佳的預測,因此相信中資股大跌機會不大。
索羅斯:歐元暫未能完全取代美元
索羅斯(George Soros)剛於新一期Fortune提及以下論點
The dollar. The dollar is still the unquestioned reserve currency, although that position has weakened and the willingness to hold dollars has declined. But, there is no replacement for the dollar. The euro is coming up, but it's already overvalued. People don't want to switch from dollar to euro. They're just diversifying from dollar to euro!
China. China is in danger of an asset bubble, one that could easily head to a financial crisis ... But I do think that China is much better situated than we are. While their exports will get hit, they have to power to stimulate domestic consumption via government spending.
Oil prices. A lot depends on whether the recession hits the developing world as well as the developed world. The impact of consums in the US using less gas is much less than the impact of someone in China shifting from a bicycle to a scooter or to a car!
畢菲特:做投資專家要多看多讀,做不了便買指數基金算了
畢菲特(Warren Buffett)剛於新一期Fortune提及以下論點
How do you get your ideas? I just read. I read all day. I mean, we put US$500M in PetroChina. All I did was read the annual report.
投資賺錢沒有免費午餐,相信大家現以清楚純跟報章、親友或同事的所謂「貼士」投資,是否能幫大家賺到錢!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to someone who is not a professional investor? Where should they put their money? If they're not going to be an active investor - and very few should try to do that - then the should just stay with low-cost index funds. They're not going to be able to pick the right price and the right time. What they want to do is avoid the wrong price and wrong stock!
盈富基金(2800)、A50中國基金(2823)及國企指數ETF(2828)就是香港的low-cost index funds,但卻經常被大部分投資者遺忘,他們嫌ETF波幅小,以為可以憑投資其他股票賺得更多,但現實是他們不自覺嫌自己輸得少!
What should we say to investors now? The answers is you don't want investors to think that what they read today is important in terms of their investment strategy. Their investment strategy should factor in that (1) if you knew what we going to happen in the economy, you still wouldn't necessarily know waht was going to happen in the stock market. And (b) they can't pick stocks that are better than average. Stocks are a good thing to own over time.
於中短線而言,股票市場走勢難於捉摸,但不少投資者卻想當然以經濟角度分析股市中短線走勢!可惜,於中短線而言,市場資金多少及取向,卻比基本分析更重要!
畢菲特:現在不要純以宏觀分析作投資決定
How does the current turmoil stack up against past crisis? That's hard to say. Every one has so many variables in it. But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this time there's extreme leveraging ......
The scenario you're describing suggests we're a long way from turning a corner. I think so. It seems everybody says it'll be short and shallow, but it looks like it's just the opposite. Deleveraging by its nature takes a lot of time, a lot of pain. Now, I don't invest a dime based on macro forecasts. I don't think people should sell or buy stocks because of that
By your fule, now seems like a good time to be greedy. People are pretty fearful. You're right. They are going in that direction. That's why stocks are cheaper. Stocks are a better buy today than they were a year ago. Or three years ago.
But you're still bullish about the U.S. for the long term? The American economy is going to be fine. But it won't do fine every year and every week and every month. If you don't believe that, forget about buying stocks anyway. We get more productive every year. It's a positive-sum game, long-term. And the only way an investor can get killed is by high fees or by trying to outsmart the market.
投資組合及投資策略
陸東及索羅斯分別提醒大家不要過份看淡美元,甚至可於下半年看好。若美元不再弱下去,商品價格上升動力將受抑制,通脹亦較易受控。日元回跌,又可擔當套利交易重要角色,使投放於股市的錢增多。事實上,股市從三月中反彈至上週,美元兌日元亦由低於100升至高於104,究竟有雞先還是有蛋先,自行判斷!另外,商品不好炒下,資金不排除回流股市。而若美元轉強,人民幣升勢將放緩,中國出品競爭力不再惡化,據索羅斯所言,出口好,內需才能受剌激!
但陸東、索羅斯及畢菲特同時認為美國的次按問題需時解決,不會忽然冇事,就算股市回升,投資者也不要想得過份心雄,不要憧憬去年下半年大升的市况再度出現,因為回看那時市况實不正常,不會經常發生!
據陸東分析,恒指於今年未來時間將游走於20,000至27,800間,並會年尾收低,目標暫訂26,800。現報24,200,美市上週五大升,恒指於週一將高開2%至3%以上,即24,800左右,相當於16倍市盈利率,若以畢菲特提倡的長線投資論,此位買貨仍不貴,但因上面裂口及蟹貨區,中短線上升空間不算很大,但應有力破25,000頭的裂口底部!
投資組合方面,週五以$1.43沽出盈進集團(1386),打個和!
投資組合成立兩年四個月,回報152%,即平均年回報49%。以現值計,55%為現金,當中30%為人民幣,25%為港元;41%為長線投資,現升值12%,成本大約為恒指21,600;4%為中線投資,現升值4%,但於本月初買入作中線投資的股票已止蝕得七七八八,共虧損$8,000左右。
分析一下,現時市况比最惡劣時已變得越來越好,投資組合的持現金比例似乎過多,先前制訂的「15%資金於19,500至20,500買貨,另外15%資金於17,500至18,500再買貨」亦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應是參考大師之言,修訂投資策略之時!
最近之中線投資失利後,今次還是暫時專注作長線投資。筆者新制訂的恒指入貨位為
週一(預期恒指開24,800):用9%資金買貨,使長線投資比率升至50%,使成本大約升至恒指22,200
恒指23,500:用5%資金買貨
恒指22,500:用5%資金買貨
恒指21,500:用5%資金買貨
恒指20,500:用5%資金買貨 (仍保留30%資金為人民幣現金)
此策略還是相對保守,但看清形勢才再作修訂!
(Contact: redmonkey@redmonkey.hk)
免責聲明: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人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Source: 「紅猴股評」(www.redmonkey.hk)
TVB「財經透視」「中資高峰會」(2008年4月13日至5月8日)--
http://news.tvb.com/financemag/promo/2008/series/
陸東:「Accumulator的upside有限、downside無限」
先來點花絮!據報載,話說有瑞銀私人銀行部的同事問陸東有冇興趣買Accumulator,他一睇Accumulator的upside有限、downside無限,便說怎樣都不會沾手!
筆者於4月6日的股評(按此)曾提及類似觀點,而此論調絕非筆者想出來,亦只是前人智慧!道理簡單易明,為什麼這麼多人中招?道理更簡單,和是次高位回落輸錢或滿手蟹貨的投資者一樣,「貪」得沒有節制,「明知」但「故犯」罷!
所以投資的心態比分析技巧更為重要,但很多人不斷強化後者,卻忽略前者!
陸東:美元下半年轉強
陸東看美元下半年轉強,理由是美國政府一定會推出措施,吸引資金重流美國。他還透露,最近已將手上的歐元、日圓等換馬至美元。
瑞銀港股研究部主管陸東上周將恒指目標由28500點調低至26800點,但強調並非看淡港股,「港股現在並非熊市,而是牛市深度調整。」他解釋,熊市並非單指股價下跌,還包括企業盈利倒退。
陸東表示,目前對恒指的合理值預測,是以保守的盈利預測和比之前更保守(正常化)的風險溢價假設。「本港企業盈利今年仍有增長,只是增幅放緩,未有如預期般高。其實市場的預測亦由早前極度樂觀,漸趨於貼近現實。」
他又預期,恒指今年走勢將是「低高低」,大市或下試較首季低位更低的水平,但相信在20000點有強力支持,相當於13倍市盈率,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不過,恒指今年難望升越去年底收報的約27800點水平。
市場都在憧憬美國次按餘波快到尾聲,但陸東不認同此說。「美國最差還未過,有排捱,次按問題尚未見到曙光。」然而,他說美國經濟對港股的影響,程度已有別以往,故相信港股在企業盈利的支持下,不會大幅逆轉。不過,他認為本港無可避免要面對高通脹,但同時經濟放緩的stagflation(滯脹)壓力。
另外,陸東認為,中資股早前大幅下跌,現價已反映首季業績欠佳的預測,因此相信中資股大跌機會不大。
索羅斯:歐元暫未能完全取代美元
索羅斯(George Soros)剛於新一期Fortune提及以下論點
The dollar. The dollar is still the unquestioned reserve currency, although that position has weakened and the willingness to hold dollars has declined. But, there is no replacement for the dollar. The euro is coming up, but it's already overvalued. People don't want to switch from dollar to euro. They're just diversifying from dollar to euro!
China. China is in danger of an asset bubble, one that could easily head to a financial crisis ... But I do think that China is much better situated than we are. While their exports will get hit, they have to power to stimulate domestic consumption via government spending.
Oil prices. A lot depends on whether the recession hits the developing world as well as the developed world. The impact of consums in the US using less gas is much less than the impact of someone in China shifting from a bicycle to a scooter or to a car!
畢菲特:做投資專家要多看多讀,做不了便買指數基金算了
畢菲特(Warren Buffett)剛於新一期Fortune提及以下論點
How do you get your ideas? I just read. I read all day. I mean, we put US$500M in PetroChina. All I did was read the annual report.
投資賺錢沒有免費午餐,相信大家現以清楚純跟報章、親友或同事的所謂「貼士」投資,是否能幫大家賺到錢!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to someone who is not a professional investor? Where should they put their money? If they're not going to be an active investor - and very few should try to do that - then the should just stay with low-cost index funds. They're not going to be able to pick the right price and the right time. What they want to do is avoid the wrong price and wrong stock!
盈富基金(2800)、A50中國基金(2823)及國企指數ETF(2828)就是香港的low-cost index funds,但卻經常被大部分投資者遺忘,他們嫌ETF波幅小,以為可以憑投資其他股票賺得更多,但現實是他們不自覺嫌自己輸得少!
What should we say to investors now? The answers is you don't want investors to think that what they read today is important in terms of their investment strategy. Their investment strategy should factor in that (1) if you knew what we going to happen in the economy, you still wouldn't necessarily know waht was going to happen in the stock market. And (b) they can't pick stocks that are better than average. Stocks are a good thing to own over time.
於中短線而言,股票市場走勢難於捉摸,但不少投資者卻想當然以經濟角度分析股市中短線走勢!可惜,於中短線而言,市場資金多少及取向,卻比基本分析更重要!
畢菲特:現在不要純以宏觀分析作投資決定
How does the current turmoil stack up against past crisis? That's hard to say. Every one has so many variables in it. But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this time there's extreme leveraging ......
The scenario you're describing suggests we're a long way from turning a corner. I think so. It seems everybody says it'll be short and shallow, but it looks like it's just the opposite. Deleveraging by its nature takes a lot of time, a lot of pain. Now, I don't invest a dime based on macro forecasts. I don't think people should sell or buy stocks because of that
By your fule, now seems like a good time to be greedy. People are pretty fearful. You're right. They are going in that direction. That's why stocks are cheaper. Stocks are a better buy today than they were a year ago. Or three years ago.
But you're still bullish about the U.S. for the long term? The American economy is going to be fine. But it won't do fine every year and every week and every month. If you don't believe that, forget about buying stocks anyway. We get more productive every year. It's a positive-sum game, long-term. And the only way an investor can get killed is by high fees or by trying to outsmart the market.
投資組合及投資策略
陸東及索羅斯分別提醒大家不要過份看淡美元,甚至可於下半年看好。若美元不再弱下去,商品價格上升動力將受抑制,通脹亦較易受控。日元回跌,又可擔當套利交易重要角色,使投放於股市的錢增多。事實上,股市從三月中反彈至上週,美元兌日元亦由低於100升至高於104,究竟有雞先還是有蛋先,自行判斷!另外,商品不好炒下,資金不排除回流股市。而若美元轉強,人民幣升勢將放緩,中國出品競爭力不再惡化,據索羅斯所言,出口好,內需才能受剌激!
但陸東、索羅斯及畢菲特同時認為美國的次按問題需時解決,不會忽然冇事,就算股市回升,投資者也不要想得過份心雄,不要憧憬去年下半年大升的市况再度出現,因為回看那時市况實不正常,不會經常發生!
據陸東分析,恒指於今年未來時間將游走於20,000至27,800間,並會年尾收低,目標暫訂26,800。現報24,200,美市上週五大升,恒指於週一將高開2%至3%以上,即24,800左右,相當於16倍市盈利率,若以畢菲特提倡的長線投資論,此位買貨仍不貴,但因上面裂口及蟹貨區,中短線上升空間不算很大,但應有力破25,000頭的裂口底部!
投資組合方面,週五以$1.43沽出盈進集團(1386),打個和!
投資組合成立兩年四個月,回報152%,即平均年回報49%。以現值計,55%為現金,當中30%為人民幣,25%為港元;41%為長線投資,現升值12%,成本大約為恒指21,600;4%為中線投資,現升值4%,但於本月初買入作中線投資的股票已止蝕得七七八八,共虧損$8,000左右。
分析一下,現時市况比最惡劣時已變得越來越好,投資組合的持現金比例似乎過多,先前制訂的「15%資金於19,500至20,500買貨,另外15%資金於17,500至18,500再買貨」亦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應是參考大師之言,修訂投資策略之時!
最近之中線投資失利後,今次還是暫時專注作長線投資。筆者新制訂的恒指入貨位為
週一(預期恒指開24,800):用9%資金買貨,使長線投資比率升至50%,使成本大約升至恒指22,200
恒指23,500:用5%資金買貨
恒指22,500:用5%資金買貨
恒指21,500:用5%資金買貨
恒指20,500:用5%資金買貨 (仍保留30%資金為人民幣現金)
此策略還是相對保守,但看清形勢才再作修訂!
(Contact: redmonkey@redmonkey.hk)
免責聲明: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人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2008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專上教育)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2008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
******************************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孫明揚今日(四月二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二讀辯論《2008年撥款條例草案》的致辭全文:
近年推行的教育措施
在專上教育方面,我們推出了四輪,合共40億元的補助配對基金計劃、成立了為數達10億元的政府獎學基金,亦已大幅度改善為修讀自資專上課程學生而設的學生資助計劃等。
新推出的教育措施
在專上教育方面,我們會成立180億元的研究基金、逐步增加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公帑資助學位,以及為修讀自資專上課程的合資格學生(包括副學士學位和銜接學士學位),提供助學金和低息貸款。而由2012年起,大學資助學位課程會由3年改為4年制。
全面落實上述新措施的額外經常開支,以數十億元計。這些措施可讓議員清楚地看到政府對改善教育質素的決心和承擔。然而不少議員希望我們投入更多財政資源去加強或加快其他的改善教育工作的工作。
我相信大家都理解及接受,所有重大的教育政策和措施都需經長時間規劃,按年逐步實施,往往需時十年八載去全面落實。334學制改革及小班教學等,都是當中具體的例子。有關政府經常性財政承擔,不會在公布措施當年的撥款全數顯示。事實上,全部的經常性開支往往在計劃若干年後才能全面落實,才會反映出來。因此,我們在考慮是否調整現行政策或推行任何新措施前,必須審視這些政策或措施長遠的財政影響,並顧及政府整體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和承擔能力。
專上教育的發展
在專上教育方面,我們剛於兩星期前公布了專上教育界別第二階段檢討的結果,為專上教育的長遠持續發展,訂立了清晰的政策方向。檢討提出了22項措施,涵蓋課程的質素、資歷的認受性、學生的就業及升學、對院校的支援和學生的資助。其中質素保證是整過檢討的主題,超過一半的措施直接或間接與改善質素有關。此外,如獲得財務委員會通過,我們將增加對學生的資助和對院校的支援。政府亦會繼續帶頭增加社會各界對副學士資歷的認受性。
有議員建議政府應容許高等院校靈活地把現時非本地生收生限額之下的剩餘學額,撥給副學士畢業生,以增加他們升讀大學的機會。我想指出,有關限額其實是一個上限,院校會根據它們在設施和人手方面的考慮,決定實際的收生人數。由於收取本地學生與非本地學生在學費、宿舍分配等事宜上有不同考慮,我們在現階段未有考慮將兩個限額混合使用。事實上,院校在學士學位課程核准學額以外已經可以多收4%的學生
******************************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孫明揚今日(四月二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二讀辯論《2008年撥款條例草案》的致辭全文:
近年推行的教育措施
在專上教育方面,我們推出了四輪,合共40億元的補助配對基金計劃、成立了為數達10億元的政府獎學基金,亦已大幅度改善為修讀自資專上課程學生而設的學生資助計劃等。
新推出的教育措施
在專上教育方面,我們會成立180億元的研究基金、逐步增加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公帑資助學位,以及為修讀自資專上課程的合資格學生(包括副學士學位和銜接學士學位),提供助學金和低息貸款。而由2012年起,大學資助學位課程會由3年改為4年制。
全面落實上述新措施的額外經常開支,以數十億元計。這些措施可讓議員清楚地看到政府對改善教育質素的決心和承擔。然而不少議員希望我們投入更多財政資源去加強或加快其他的改善教育工作的工作。
我相信大家都理解及接受,所有重大的教育政策和措施都需經長時間規劃,按年逐步實施,往往需時十年八載去全面落實。334學制改革及小班教學等,都是當中具體的例子。有關政府經常性財政承擔,不會在公布措施當年的撥款全數顯示。事實上,全部的經常性開支往往在計劃若干年後才能全面落實,才會反映出來。因此,我們在考慮是否調整現行政策或推行任何新措施前,必須審視這些政策或措施長遠的財政影響,並顧及政府整體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和承擔能力。
專上教育的發展
在專上教育方面,我們剛於兩星期前公布了專上教育界別第二階段檢討的結果,為專上教育的長遠持續發展,訂立了清晰的政策方向。檢討提出了22項措施,涵蓋課程的質素、資歷的認受性、學生的就業及升學、對院校的支援和學生的資助。其中質素保證是整過檢討的主題,超過一半的措施直接或間接與改善質素有關。此外,如獲得財務委員會通過,我們將增加對學生的資助和對院校的支援。政府亦會繼續帶頭增加社會各界對副學士資歷的認受性。
有議員建議政府應容許高等院校靈活地把現時非本地生收生限額之下的剩餘學額,撥給副學士畢業生,以增加他們升讀大學的機會。我想指出,有關限額其實是一個上限,院校會根據它們在設施和人手方面的考慮,決定實際的收生人數。由於收取本地學生與非本地學生在學費、宿舍分配等事宜上有不同考慮,我們在現階段未有考慮將兩個限額混合使用。事實上,院校在學士學位課程核准學額以外已經可以多收4%的學生
百家廊‧自我增值V.S越級挑戰 副學士之路如何走?
http://www.wenweipo.com [2008-04-27]
專上教育檢討報告指出,政府將推出多項措施減輕副學士生經濟負擔,同時推動私立大學發展,增加學生的升學機會。
歸 一
上大學時讀有關邏輯的科,其中一個問題是:怎樣定義禿頭?是否要「一毛不(能)拔」才是禿子?有一根頭髮算不算禿?這個大傷某些人心的題目,當時同學討論得非常起勁,但卻不會有數字上的定義,因為沒有一個「神奇數字」,可以令人一躍而成「禿子」,但是誰也可以看得出,誰禿誰不禿。
如果大學生是學術上的「濃髮分子」,考不了會考五科合格的同學,也可以「政治不正確」地視之為「禿子」,那麼,副學士就是難以定義的中間,那不濃不疏的一撮頭髮不知如何命名。問題是,我們如何為這群學生定位?這同時也是所謂副學士,或是副副學士的社會問題的來由。
如果一個中七學生,由於中文或英文不合格,又或是其中一科不合格,結果沒有上大學的資格,轉而讀副學士,由於他是「越級挑戰」—由較上一級挑戰下一級,自然沒有問題,這也是今天七間大學的附屬學院招生的主要對象。這樣的學生,雖然算不上是濃髮,但也只是稍稍有點稀薄,未來如何,端視乎學生自己的造化,而媒體上報道的成功例子,泰半是這種程度進入副學士的學生,他們實質是修讀了兩年預科後,才轉入副學士的第一年,只是免卻了基礎年的課程,故此先天較優,讀起來自然得心應手,也不用大家太顧慮了。
現在社會上不同聲音,談到有關副學士的改革,心目中的學生對象,大概就是這類學生。這類學生本身是有足夠的能力再進修的,故此副學士課程的透明度、資格的認可、財政的支援,對他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為他是能力稍遜的學生,確實只要幫一把,就可以擠進大學的門檻,取得今天社會認為是事業開始的學位入場卷。對這一群學生而言,由自身付出多一點時間和金錢,獲得一定的學歷,作為未來的競爭資本,值得,同時對社會而言,也是一個良性的發展。
問題是:誰才是能力稍遜的學生?誰願意承認自己是不能或不應有學位的人呢?如果我高考全軍覆沒,難道我就此退出「自我增值」的遊戲,那我還有什麼可以做呢?
前無坦途 慌不擇路
如果大家留意到近日有關副學士的風波,當中一個現象是相當有趣的:指責課程有問題的,都是成年人;這些課程的「消費者」,也就是學生,沒有一個走出來指責課程有問題的。如果是有意見,唯一的意見也是往上走的路,即升學的問題,所以才產生私立大學的建議。在學生的角度,他們深明一個道理:即使是爛路、泥路,仍然是一條路,康莊大道早已輪不到他們走了,除非不打算前進,不然慌不擇路,也是自然的事情。
除了高考全軍覆沒的學生,再等而下之,還有會考不夠14分的同學,會考只有8分的同學,以至會考零分的同學。這些學生,誰才是禿子?
聽電視中有嘉賓說,現在的年輕人即使讀不成書,也可以學其他東西,一樣可以有成就,還引用「李嘉誠也沒有學位」為例證。今天的社會已經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樣,我們早過了社會流動性的日子。學生可能讀書成績差,但他們可不是傻瓜,他們知道今天的社會,發達和搵食同樣困難,更何況,這一代的年輕人,也不像六七十年代的人那樣,有那股拚勁和狠勁。對他們來說,有一個安安定定的環境,讓他們可以繼續安心地玩NDS,已經足夠。學一門手藝,太辛苦了,還是讀個什麼什麼學士課程吧,至少,符合社會人士的期望,又可以輕鬆一點。
考試才是公平公正公開
至於副學士的質素,我們先問一問:這個年頭,誰不投訴大學生的質素?誰不投訴大學生的態度惡劣,能力低下?如果我們至優質的大學所教出來的學生,也是不過如此,我們如何期望副學士課程可以為本來能力就較差的學生鍍金呢?這是否合理?一個會考只有6分的學生,我們如何期望他經過十一年的正規學習,還是讀到一塌糊塗,卻在三年內脫胎換骨?
如果有關香港教育發展的人仍然記得的話,大約在1999年左右,香港教育界興起一股「高分低能」、「一試定終身」的討論熱潮。當時的焦點在於打倒考試,認為單憑考試來篩選學生,不能真正看到學生本身的特質和能力。於是,我們後來很多有關教育考試的改革,就是在這種氛圍中冒出來,其中最「突出」的自然就是「校本評核」和「副學士」。差不多十年了,突然,我們的社會又回到起點,發現考試才是公平公正公開,副學士這種以課程來確認資格的做法,似乎日漸失寵。
因為今天社會對副學士,或是對未來私立大學的要求,骨子裡就是要求學生的表現,達到一定的水準。當我們要求一個課程合乎「資格」,說到最後,也是指要求它的「產品」達到一定的標準。如果這些課程是生產線,我們只會向它們提供質素較劣的「原材料」,卻希望在生產過程中,把這些「原材料」突然變成一流的產品,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其實到了最後,還是要回到多設一個QC制度,也就是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試。
辯證法有正反合的發展過程,如果我們說正視學生學習本身是正,那麼現在發現課程難以改變學生質素,是正的反動吧?那可能要再過十年,才可以看到真正的融合是什麼,讓我們今天半禿不禿的同學,終於有一頭真正的頭髮。
專上教育檢討報告指出,政府將推出多項措施減輕副學士生經濟負擔,同時推動私立大學發展,增加學生的升學機會。
歸 一
上大學時讀有關邏輯的科,其中一個問題是:怎樣定義禿頭?是否要「一毛不(能)拔」才是禿子?有一根頭髮算不算禿?這個大傷某些人心的題目,當時同學討論得非常起勁,但卻不會有數字上的定義,因為沒有一個「神奇數字」,可以令人一躍而成「禿子」,但是誰也可以看得出,誰禿誰不禿。
如果大學生是學術上的「濃髮分子」,考不了會考五科合格的同學,也可以「政治不正確」地視之為「禿子」,那麼,副學士就是難以定義的中間,那不濃不疏的一撮頭髮不知如何命名。問題是,我們如何為這群學生定位?這同時也是所謂副學士,或是副副學士的社會問題的來由。
如果一個中七學生,由於中文或英文不合格,又或是其中一科不合格,結果沒有上大學的資格,轉而讀副學士,由於他是「越級挑戰」—由較上一級挑戰下一級,自然沒有問題,這也是今天七間大學的附屬學院招生的主要對象。這樣的學生,雖然算不上是濃髮,但也只是稍稍有點稀薄,未來如何,端視乎學生自己的造化,而媒體上報道的成功例子,泰半是這種程度進入副學士的學生,他們實質是修讀了兩年預科後,才轉入副學士的第一年,只是免卻了基礎年的課程,故此先天較優,讀起來自然得心應手,也不用大家太顧慮了。
現在社會上不同聲音,談到有關副學士的改革,心目中的學生對象,大概就是這類學生。這類學生本身是有足夠的能力再進修的,故此副學士課程的透明度、資格的認可、財政的支援,對他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為他是能力稍遜的學生,確實只要幫一把,就可以擠進大學的門檻,取得今天社會認為是事業開始的學位入場卷。對這一群學生而言,由自身付出多一點時間和金錢,獲得一定的學歷,作為未來的競爭資本,值得,同時對社會而言,也是一個良性的發展。
問題是:誰才是能力稍遜的學生?誰願意承認自己是不能或不應有學位的人呢?如果我高考全軍覆沒,難道我就此退出「自我增值」的遊戲,那我還有什麼可以做呢?
前無坦途 慌不擇路
如果大家留意到近日有關副學士的風波,當中一個現象是相當有趣的:指責課程有問題的,都是成年人;這些課程的「消費者」,也就是學生,沒有一個走出來指責課程有問題的。如果是有意見,唯一的意見也是往上走的路,即升學的問題,所以才產生私立大學的建議。在學生的角度,他們深明一個道理:即使是爛路、泥路,仍然是一條路,康莊大道早已輪不到他們走了,除非不打算前進,不然慌不擇路,也是自然的事情。
除了高考全軍覆沒的學生,再等而下之,還有會考不夠14分的同學,會考只有8分的同學,以至會考零分的同學。這些學生,誰才是禿子?
聽電視中有嘉賓說,現在的年輕人即使讀不成書,也可以學其他東西,一樣可以有成就,還引用「李嘉誠也沒有學位」為例證。今天的社會已經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樣,我們早過了社會流動性的日子。學生可能讀書成績差,但他們可不是傻瓜,他們知道今天的社會,發達和搵食同樣困難,更何況,這一代的年輕人,也不像六七十年代的人那樣,有那股拚勁和狠勁。對他們來說,有一個安安定定的環境,讓他們可以繼續安心地玩NDS,已經足夠。學一門手藝,太辛苦了,還是讀個什麼什麼學士課程吧,至少,符合社會人士的期望,又可以輕鬆一點。
考試才是公平公正公開
至於副學士的質素,我們先問一問:這個年頭,誰不投訴大學生的質素?誰不投訴大學生的態度惡劣,能力低下?如果我們至優質的大學所教出來的學生,也是不過如此,我們如何期望副學士課程可以為本來能力就較差的學生鍍金呢?這是否合理?一個會考只有6分的學生,我們如何期望他經過十一年的正規學習,還是讀到一塌糊塗,卻在三年內脫胎換骨?
如果有關香港教育發展的人仍然記得的話,大約在1999年左右,香港教育界興起一股「高分低能」、「一試定終身」的討論熱潮。當時的焦點在於打倒考試,認為單憑考試來篩選學生,不能真正看到學生本身的特質和能力。於是,我們後來很多有關教育考試的改革,就是在這種氛圍中冒出來,其中最「突出」的自然就是「校本評核」和「副學士」。差不多十年了,突然,我們的社會又回到起點,發現考試才是公平公正公開,副學士這種以課程來確認資格的做法,似乎日漸失寵。
因為今天社會對副學士,或是對未來私立大學的要求,骨子裡就是要求學生的表現,達到一定的水準。當我們要求一個課程合乎「資格」,說到最後,也是指要求它的「產品」達到一定的標準。如果這些課程是生產線,我們只會向它們提供質素較劣的「原材料」,卻希望在生產過程中,把這些「原材料」突然變成一流的產品,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其實到了最後,還是要回到多設一個QC制度,也就是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試。
辯證法有正反合的發展過程,如果我們說正視學生學習本身是正,那麼現在發現課程難以改變學生質素,是正的反動吧?那可能要再過十年,才可以看到真正的融合是什麼,讓我們今天半禿不禿的同學,終於有一頭真正的頭髮。
Friday, April 25, 2008
Thursday, April 24, 2008
一百萬人的故事
今日聽到同學談'一百萬人的故事', 去youtube 看下video, 看完覺得自己原來好膚淺,孤陋寡問, 完全吾了解HK的現況.
去年的牛市, 有D fd 賺到好多錢; 今年的熊市,好多fd 開始虧錢.
HK的市況外表上來看很好, 但原來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 日本的M型社會理論在香港越來越明顯!!!
去年的牛市, 有D fd 賺到好多錢; 今年的熊市,好多fd 開始虧錢.
HK的市況外表上來看很好, 但原來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 日本的M型社會理論在香港越來越明顯!!!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Tuesday, April 22, 2008
Monday, April 21, 2008
MSN「紅心愛中國」
MSN「紅心愛中國」(2008年4月17日)
西藏事件及奧運聖火傳遞事件,令近期內地民族情緒高漲。
有內地網民發起「紅心愛中國」簽名,
號召網友在其即時通訊工具MSN的個人簽名前加上一顆「紅心」,
後跟「CHINA」字樣,表達愛國之情。
昨日一天之內,即有成千上萬網民響應,尤其是外企員工,聲稱要「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
來自MSN中文網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昨日下午3時,已有超過230萬MSN用戶使用了該簽名。
從昨日上午開始,一條:
「msn名字前面加(L) CHINA ,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請轉發您msn朋友」的消息
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由於「(L)」在 MSN 中會顯示為一個紅色的心型,
有網友稱此為「紅心愛中國」運動。
據 2006 年的統計顯示,有 2500 萬網民使用 MSN。
據悉,「紅心愛中國」運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傳播最快,
其他城市及海外網友隨即加入,其中有不少香港人。MSN上很快出現成排的「紅心愛中國」。
據了解,不少外企員工紛紛響應,
有人表示「外國同事一看到就『傻眼』(即被嚇呆)了,很紅很強大!」
西藏事件及奧運聖火傳遞事件,令近期內地民族情緒高漲。
有內地網民發起「紅心愛中國」簽名,
號召網友在其即時通訊工具MSN的個人簽名前加上一顆「紅心」,
後跟「CHINA」字樣,表達愛國之情。
昨日一天之內,即有成千上萬網民響應,尤其是外企員工,聲稱要「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
來自MSN中文網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昨日下午3時,已有超過230萬MSN用戶使用了該簽名。
從昨日上午開始,一條:
「msn名字前面加(L) CHINA ,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請轉發您msn朋友」的消息
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由於「(L)」在 MSN 中會顯示為一個紅色的心型,
有網友稱此為「紅心愛中國」運動。
據 2006 年的統計顯示,有 2500 萬網民使用 MSN。
據悉,「紅心愛中國」運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傳播最快,
其他城市及海外網友隨即加入,其中有不少香港人。MSN上很快出現成排的「紅心愛中國」。
據了解,不少外企員工紛紛響應,
有人表示「外國同事一看到就『傻眼』(即被嚇呆)了,很紅很強大!」
MSN「紅心愛中國」
MSN「紅心愛中國」(2008年4月17日)
西藏事件及奧運聖火傳遞事件,令近期內地民族情緒高漲。
有內地網民發起「紅心愛中國」簽名,
號召網友在其即時通訊工具MSN的個人簽名前加上一顆「紅心」,
後跟「CHINA」字樣,表達愛國之情。
昨日一天之內,即有成千上萬網民響應,尤其是外企員工,聲稱要「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
來自MSN中文網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昨日下午3時,已有超過230萬MSN用戶使用了該簽名。
從昨日上午開始,一條:
「msn名字前面加(L) CHINA ,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請轉發您msn朋友」的消息
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由於「(L)」在 MSN 中會顯示為一個紅色的心型,
有網友稱此為「紅心愛中國」運動。
據 2006 年的統計顯示,有 2500 萬網民使用 MSN。
據悉,「紅心愛中國」運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傳播最快,
其他城市及海外網友隨即加入,其中有不少香港人。MSN上很快出現成排的「紅心愛中國」。
據了解,不少外企員工紛紛響應,
有人表示「外國同事一看到就『傻眼』(即被嚇呆)了,很紅很強大!」
西藏事件及奧運聖火傳遞事件,令近期內地民族情緒高漲。
有內地網民發起「紅心愛中國」簽名,
號召網友在其即時通訊工具MSN的個人簽名前加上一顆「紅心」,
後跟「CHINA」字樣,表達愛國之情。
昨日一天之內,即有成千上萬網民響應,尤其是外企員工,聲稱要「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
來自MSN中文網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昨日下午3時,已有超過230萬MSN用戶使用了該簽名。
從昨日上午開始,一條:
「msn名字前面加(L) CHINA ,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請轉發您msn朋友」的消息
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由於「(L)」在 MSN 中會顯示為一個紅色的心型,
有網友稱此為「紅心愛中國」運動。
據 2006 年的統計顯示,有 2500 萬網民使用 MSN。
據悉,「紅心愛中國」運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傳播最快,
其他城市及海外網友隨即加入,其中有不少香港人。MSN上很快出現成排的「紅心愛中國」。
據了解,不少外企員工紛紛響應,
有人表示「外國同事一看到就『傻眼』(即被嚇呆)了,很紅很強大!」
MSN「紅心愛中國」
MSN「紅心愛中國」(2008年4月17日)
西藏事件及奧運聖火傳遞事件,令近期內地民族情緒高漲。
有內地網民發起「紅心愛中國」簽名,
號召網友在其即時通訊工具MSN的個人簽名前加上一顆「紅心」,
後跟「CHINA」字樣,表達愛國之情。
昨日一天之內,即有成千上萬網民響應,尤其是外企員工,聲稱要「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
來自MSN中文網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昨日下午3時,已有超過230萬MSN用戶使用了該簽名。
從昨日上午開始,一條:
「msn名字前面加(L) CHINA ,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請轉發您msn朋友」的消息
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由於「(L)」在 MSN 中會顯示為一個紅色的心型,
有網友稱此為「紅心愛中國」運動。
據 2006 年的統計顯示,有 2500 萬網民使用 MSN。
據悉,「紅心愛中國」運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傳播最快,
其他城市及海外網友隨即加入,其中有不少香港人。MSN上很快出現成排的「紅心愛中國」。
據了解,不少外企員工紛紛響應,
有人表示「外國同事一看到就『傻眼』(即被嚇呆)了,很紅很強大!」
香港雅虎2008年4月17日報道 . 相關網頁:HERE
西藏事件及奧運聖火傳遞事件,令近期內地民族情緒高漲。
有內地網民發起「紅心愛中國」簽名,
號召網友在其即時通訊工具MSN的個人簽名前加上一顆「紅心」,
後跟「CHINA」字樣,表達愛國之情。
昨日一天之內,即有成千上萬網民響應,尤其是外企員工,聲稱要「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
來自MSN中文網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昨日下午3時,已有超過230萬MSN用戶使用了該簽名。
從昨日上午開始,一條:
「msn名字前面加(L) CHINA ,讓全世界看看華人團結,請轉發您msn朋友」的消息
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由於「(L)」在 MSN 中會顯示為一個紅色的心型,
有網友稱此為「紅心愛中國」運動。
據 2006 年的統計顯示,有 2500 萬網民使用 MSN。
據悉,「紅心愛中國」運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傳播最快,
其他城市及海外網友隨即加入,其中有不少香港人。MSN上很快出現成排的「紅心愛中國」。
據了解,不少外企員工紛紛響應,
有人表示「外國同事一看到就『傻眼』(即被嚇呆)了,很紅很強大!」
香港雅虎2008年4月17日報道 . 相關網頁:HERE
Saturday, April 19, 2008
PolyU Speed~~~~
今日去左polyU Speed 度聽Seminar.
在5個Top-up degree programmes 當中,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 最多人聽,可能認可程度高.
其中有一科--Public Relation Writting吾使考試.
而且呢個programme就業率好高!!!!
以local top-up degree programme來講,算吾錯!!!!
在5個Top-up degree programmes 當中,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 最多人聽,可能認可程度高.
其中有一科--Public Relation Writting吾使考試.
而且呢個programme就業率好高!!!!
以local top-up degree programme來講,算吾錯!!!!
Thursday, April 17, 2008
蔡子強﹕副學士爆煲 AO神話破滅
希望政府做多D野拉!!!!
(明報) 04月 17日 星期四 05:05AM
【明報專訊】「我十分擔心董特首的兩次『大躍進』:房屋『八萬五』及教育『五萬五』,會使香港演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債務社會』,30歲以上的人背房屋這個負資產;而20至30歲的人,則因教育
而同樣背上沉重的債務。
隨經濟持續低迷及失業率高企,年輕人的債務問題可能將轉化成一個爆炸性問題。而低下階層的財政儲備(俗稱殼種),被政府用這個方法抽乾,將使他們承受經濟逆境的能力大大降低,到時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悲劇出現。
情就如大躍進時,為了響應領導人的號召,滿足他們好大喜功的目標,升斗小民把屋裏的所有家當也都拿來煉鋼,結果『一仗功未成卻萬骨枯』,不單鋼未煉成,百姓的生活卻陷入絕境。董的高等教育五萬五及副學士私營化,會否也令本港小市民盡獻家當,並被送進如斯境地呢﹖」
這幾段是我在6年前,2002年5月7日,出席立法會 教育事務委員就副學士私營化所舉辦的聽證會時之發言。
當時董建華 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讓本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提升一倍,到60%,把專上教育學位數目增加約28,000個,總數達55,000個,但卻沒有解釋,六成這個目標,是如何根據本港實際情和需要而計算出來,令人疑慮這只是盲目攀比發達國家的結果。而在經濟差、庫房緊絀的情下,官員為了應酬董而開出的處方,原來就是以副學士課程來充數,而且幾乎是「一刀切」,把即使原有受政府資助的副學士、文憑、高級文憑等課程,以及計劃新增的,都幾乎一律改以自負盈虧的形式運作。當時筆者已經指出,這將是繼董的「八萬五」房屋政策後,另外一次,不理客觀條件,只憑長官意志決定上馬的「大躍進運動」。結果是一眾民間辦學團體倉卒上馬,良莠不齊。
向兩官員痛陳利害 徒勞無功
當時筆者於城市大學 任教由政府資助的副學士課程,明白到一旦私營化將會帶來的禍害,於是努力向當時的教育及人力統籌局長羅范椒芬 、大學教育資助委會秘書長張寶德兩位主要負責官員,痛陳利害,可惜最後仍然徒勞無功。
我想我永遠會記得,羅、張二人在立法會、在電台、在公開論壇,與我辯論時的官僚嘴臉,我清楚知道真理在我這一方,而當時她們唯一能報以的,只是官僚的強權和傲慢。6年後,隨私營副學士課程陸續爆煲,歷史證明我是對的,我想我永遠不會原諒她們兩人,不是因為個人意氣、私人恩怨情仇;而是因為她們對萬千年輕人、低下家庭所造成的重大傷害,一代人就因為她們兩個人而賠上。
當我看到科專護理學副學士課程不獲通過學歷評審;又或者港大SPACE為了吸引學生報讀,可以把副學士課程由兩年豁免一年,結果修讀學生竟然可以用3個月的副學士成績取代高考成績來報考其他大學時,我都十分痛心,深切感受到教育私營化、市場化帶來的效果。
這也是讓我親身領教所謂「AO神話」的一次難免機會,傳說中冷靜、理性、為港人守護公眾利益的天國精英,原來也可以如此缺乏常識,只曉得奉承上級。你可以說房屋八萬五由始至終是董個人的「pet project」;但副學士私營化,並不是董的主意,所帶來的傷害及遺留下來的炸彈,教統局 一眾官員,可說是責無旁貸。
為了幫副學士這個燙手山芋拆彈,上周教育局長孫明揚 又建議思考私立大學在香港發展的可能性,但我就認為在私立大學於香港缺乏歷史傳統及認受性的情下,恐怕只是讓學生由一個泡沫,走到另一個更膨脹的泡沫,最終落得一身債務和次等學位。
我們沒有哈佛 、耶魯、普林斯頓等,這類歷史遺產下來的寶貴教育資產,香港唯一有條件發展成私立大學的,恐怕只得歷史悠久的港大。但即使港大真的要發展成私立大學,恐怕他們也不會自我定位為副學士收容所。除了少數如樹仁的創辦人般有教育理想之外,以自負盈虧的私立大學去處理成績較差的學生,我們要慎防發展出更多的學店﹗
難道這些高官、AO,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前車可鑑嗎﹖
作者是中文大學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明報) 04月 17日 星期四 05:05AM
【明報專訊】「我十分擔心董特首的兩次『大躍進』:房屋『八萬五』及教育『五萬五』,會使香港演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債務社會』,30歲以上的人背房屋這個負資產;而20至30歲的人,則因教育
而同樣背上沉重的債務。
隨經濟持續低迷及失業率高企,年輕人的債務問題可能將轉化成一個爆炸性問題。而低下階層的財政儲備(俗稱殼種),被政府用這個方法抽乾,將使他們承受經濟逆境的能力大大降低,到時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悲劇出現。
情就如大躍進時,為了響應領導人的號召,滿足他們好大喜功的目標,升斗小民把屋裏的所有家當也都拿來煉鋼,結果『一仗功未成卻萬骨枯』,不單鋼未煉成,百姓的生活卻陷入絕境。董的高等教育五萬五及副學士私營化,會否也令本港小市民盡獻家當,並被送進如斯境地呢﹖」
這幾段是我在6年前,2002年5月7日,出席立法會 教育事務委員就副學士私營化所舉辦的聽證會時之發言。
當時董建華 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讓本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提升一倍,到60%,把專上教育學位數目增加約28,000個,總數達55,000個,但卻沒有解釋,六成這個目標,是如何根據本港實際情和需要而計算出來,令人疑慮這只是盲目攀比發達國家的結果。而在經濟差、庫房緊絀的情下,官員為了應酬董而開出的處方,原來就是以副學士課程來充數,而且幾乎是「一刀切」,把即使原有受政府資助的副學士、文憑、高級文憑等課程,以及計劃新增的,都幾乎一律改以自負盈虧的形式運作。當時筆者已經指出,這將是繼董的「八萬五」房屋政策後,另外一次,不理客觀條件,只憑長官意志決定上馬的「大躍進運動」。結果是一眾民間辦學團體倉卒上馬,良莠不齊。
向兩官員痛陳利害 徒勞無功
當時筆者於城市大學 任教由政府資助的副學士課程,明白到一旦私營化將會帶來的禍害,於是努力向當時的教育及人力統籌局長羅范椒芬 、大學教育資助委會秘書長張寶德兩位主要負責官員,痛陳利害,可惜最後仍然徒勞無功。
我想我永遠會記得,羅、張二人在立法會、在電台、在公開論壇,與我辯論時的官僚嘴臉,我清楚知道真理在我這一方,而當時她們唯一能報以的,只是官僚的強權和傲慢。6年後,隨私營副學士課程陸續爆煲,歷史證明我是對的,我想我永遠不會原諒她們兩人,不是因為個人意氣、私人恩怨情仇;而是因為她們對萬千年輕人、低下家庭所造成的重大傷害,一代人就因為她們兩個人而賠上。
當我看到科專護理學副學士課程不獲通過學歷評審;又或者港大SPACE為了吸引學生報讀,可以把副學士課程由兩年豁免一年,結果修讀學生竟然可以用3個月的副學士成績取代高考成績來報考其他大學時,我都十分痛心,深切感受到教育私營化、市場化帶來的效果。
這也是讓我親身領教所謂「AO神話」的一次難免機會,傳說中冷靜、理性、為港人守護公眾利益的天國精英,原來也可以如此缺乏常識,只曉得奉承上級。你可以說房屋八萬五由始至終是董個人的「pet project」;但副學士私營化,並不是董的主意,所帶來的傷害及遺留下來的炸彈,教統局 一眾官員,可說是責無旁貸。
為了幫副學士這個燙手山芋拆彈,上周教育局長孫明揚 又建議思考私立大學在香港發展的可能性,但我就認為在私立大學於香港缺乏歷史傳統及認受性的情下,恐怕只是讓學生由一個泡沫,走到另一個更膨脹的泡沫,最終落得一身債務和次等學位。
我們沒有哈佛 、耶魯、普林斯頓等,這類歷史遺產下來的寶貴教育資產,香港唯一有條件發展成私立大學的,恐怕只得歷史悠久的港大。但即使港大真的要發展成私立大學,恐怕他們也不會自我定位為副學士收容所。除了少數如樹仁的創辦人般有教育理想之外,以自負盈虧的私立大學去處理成績較差的學生,我們要慎防發展出更多的學店﹗
難道這些高官、AO,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前車可鑑嗎﹖
作者是中文大學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Interview 恐懼症
in左3次拉,一D消息都無!!!!
依家又有一個interview,
我突然患上interview恐懼症!!!!!!
經過3次失敗,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實力!!!!!!
吾理拒拉,吾prepare拉, 來一次天才波!!!!!
依家又有一個interview,
我突然患上interview恐懼症!!!!!!
經過3次失敗,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實力!!!!!!
吾理拒拉,吾prepare拉, 來一次天才波!!!!!
Monday, April 14, 2008
bad thing comes in two!!!!!
今日真係禍不單行。
衰野突然一齊來,
今日去左中大同我個fd食飯, 平野真係無好野, canteen D都難食過出面果D!!!
突然患上感冒,多D休息,睡多D。
期待之後的台灣之旅!!!!!
i need vacation to refresh my mind!!!
衰野突然一齊來,
今日去左中大同我個fd食飯, 平野真係無好野, canteen D都難食過出面果D!!!
突然患上感冒,多D休息,睡多D。
期待之後的台灣之旅!!!!!
i need vacation to refresh my mind!!!
Sunday, April 13, 2008
on waiting list
今日返教會前去左翠華買左個奶油豬仔包,超好味!!!!
如果MK有翠華就好了,日日早餐可以食奶油豬仔包。
好無聊,無麥心情溫書。
上cityu check status, marketing轉左on waiting list.
吾知要等几耐,又吾知自己排第几,会吾会個個都系 waiting list!!!!
如果MK有翠華就好了,日日早餐可以食奶油豬仔包。
好無聊,無麥心情溫書。
上cityu check status, marketing轉左on waiting list.
吾知要等几耐,又吾知自己排第几,会吾会個個都系 waiting list!!!!
Saturday, April 12, 2008
Thursday, April 10, 2008
ISO 14000平安度過
今日ISO14000 mid-term 派卷, 都好死吾去,
吾單只pass,仲比pass多少少!!!
呢幾日真係忙到......
希望professor卑個offer 我啦!!!!!!
我吾想陪跑!!!!!
吾單只pass,仲比pass多少少!!!
呢幾日真係忙到......
希望professor卑個offer 我啦!!!!!!
我吾想陪跑!!!!!
Tuesday, April 8, 2008
亞視新聞:傳副學士檢討建議畢業生低息貸款報自資大學
副學士檢討報告周四出爐。據了解,報告建議政府向畢業生提供低息貸款,報讀自資大學學位,紓緩銜接學額不足的問題;又會建議政府加強監管辦學團體。
即將出爐的副學士檢討報告,據了解,將會針對畢業生升學問題提出改善建議,包括學生畢業後可以申請低息貸款,審批準則和一般大學生一樣,讓他們報讀自負盈虧大學學位。而委員會考慮到在三三四學制下,中學畢業生已經大幅增加,政府資助大學學位的競爭將會更激烈,所以無意為副學士畢業生增加政府資助大學學額。(點解吾增加銜接學額,我0地的競爭都好激烈)
另外,副學士課程質素一直備受批評,報告建議政府要求辦學機構提高收生透明度,而附屬大學的辦學團體將會收緊收生安排,避免再發生院校取錄零分會考生的情況。至於其他並非附屬大學的辦學團體,委員會建議評審局要制定新機制,加強監管課程質素,而通過評審的課程,亦要接受定期的抽樣評估。
有副學士準畢業生認為,資助貸款可以減輕學費負擔,鼓勵他們繼續讀大學學位銜接課程:「升大學時,其實有十幾萬學費,但學費就算申請有資助都未必有幫助,現在知道未有資助,對於我家庭的經濟狀況來說未許可,負擔不起,副學士讀完書都有筆錢在畢業後要還清,要再升上去讀書有點困難。」
有學者認為,新措施的方向好,但要小心監管以免影響大學質素:「監管私營大學的質素,若果質素欠佳時,會拖低整個大學本身資歷的認可,亦會重覆副學士目前面對的質素參差的問題。另外,有關借貸給同學,其實是一個好的方向,令到有需要的同學可以有一些財政上的支援。」
即將出爐的副學士檢討報告,據了解,將會針對畢業生升學問題提出改善建議,包括學生畢業後可以申請低息貸款,審批準則和一般大學生一樣,讓他們報讀自負盈虧大學學位。而委員會考慮到在三三四學制下,中學畢業生已經大幅增加,政府資助大學學位的競爭將會更激烈,所以無意為副學士畢業生增加政府資助大學學額。(點解吾增加銜接學額,我0地的競爭都好激烈)
另外,副學士課程質素一直備受批評,報告建議政府要求辦學機構提高收生透明度,而附屬大學的辦學團體將會收緊收生安排,避免再發生院校取錄零分會考生的情況。至於其他並非附屬大學的辦學團體,委員會建議評審局要制定新機制,加強監管課程質素,而通過評審的課程,亦要接受定期的抽樣評估。
有副學士準畢業生認為,資助貸款可以減輕學費負擔,鼓勵他們繼續讀大學學位銜接課程:「升大學時,其實有十幾萬學費,但學費就算申請有資助都未必有幫助,現在知道未有資助,對於我家庭的經濟狀況來說未許可,負擔不起,副學士讀完書都有筆錢在畢業後要還清,要再升上去讀書有點困難。」
有學者認為,新措施的方向好,但要小心監管以免影響大學質素:「監管私營大學的質素,若果質素欠佳時,會拖低整個大學本身資歷的認可,亦會重覆副學士目前面對的質素參差的問題。另外,有關借貸給同學,其實是一個好的方向,令到有需要的同學可以有一些財政上的支援。」
Sunday, April 6, 2008
make me a supermodel
I really like this TV program, because the candidates receive lots of challenges. challenges make life fabulous!!!!!!!
Saturday, April 5, 2008
arrange my time
ISO14000 mid-term 可以死得, 看看下就當溫左,成份卷惨不忍睹!!!答左好多垃圾野!!
用左好多時間系prepare interview 度, 希望吾好無書讀啦!!!!
用左好多時間系prepare interview 度, 希望吾好無書讀啦!!!!
Subscribe to:
Posts (Atom)